业内:生态优先、绿色发展 全面推动矿业绿色转型

时间: 2025-04-23 21:14:00

人民网北京4月23日电 (欧阳易佳)“绿色矿山建设是矿业领域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力抓手,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然要求。”日前,中国矿业联合会秘书长、新闻发言人车长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,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共生共荣,我国通过理论创新、技术规范升级、装备革新等组合措施,构建起涵盖勘探、开采、修复全周期的绿色体系。

车长波认为,现阶段,我国矿业已初步形成“资源节约-环境友好-生态修复”的绿色发展新模式。“我们在理论、规范、标准、技术方法、装备、设备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改进。比如说勘察方面,过去需要大面积深层次‘开膛破肚’式的取样,现在科技创新后,只需要在地表处取样就可达到同样效果,这样一来对地表生态环境破坏的程度就降低了很多。”

近年来,中央财政高度重视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作,安排专项资金,支持长江、黄河等重点流域以及京津冀、汾渭平原、青藏高原等重点区域开展历史遗留矿山修复。数据显示,自2022年起,已支持地方实施49个历史遗留矿山修复示范工程。

“在绿色技术创新方面,我国矿山装备领域通过系统性技术革新,已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绿色矿业装备体系。”车长波说,通过全面淘汰传统燃油动力机械,实现开采装备电气化升级。现阶段,不仅小功率设备完成电动化改造,大功率矿用卡车、挖掘机等核心装备亦全面采用电力驱动,部分矿山实现绿电供应。

车长波认为,装备制造业的突破为我国矿业国际化发展提供关键支撑。而国产装备凭借“高性价比、低排放、高可靠性”的竞争优势,正在重塑全球矿业装备市场格局。

记者了解到,2025(第二十七届)中国国际矿业大会将于10月23日至25日在天津梅江会展中心举办。本届大会展览将规模更大、覆盖面更广、专业性更强。通过数字化矿业、矿业高新技术装备等展览版块,突出绿色发展理念,全面呈现矿业高科技创新成果。

据悉,大会设置了丰富多样的论坛活动,将聚焦绿色矿山建设、矿山生态修复、矿业法律政策、新质生产力与矿产资源新格局等热点话题展开讨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