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绣:创新发展之路 创造亿元产业 传承

时间: 2025-04-16 05:03:00
陈玉秀(左)接受西海新闻记者采访。
苏晓莉(左二)向来宾介绍青绣。
青绣作品《九曲黄河第一湾》。
高原植物绿绒蒿被绣在披肩上。
青海绣娘制作的雪豹玩偶。

西海新闻记者 何耀军 文/图

提起青绣,您会想到什么?是老一辈手绣的鞋垫,还是结婚时的绣花枕头,或是民族服装上手绣的各式图案?如果走进青绣传承保护基地、青绣产业数字化总部,眼前的青绣文创产品会让您大吃一惊:青海各民族的“针线活儿”正在创造亿元产业,成为青海的一张新名片。

这里有

5万多件青绣绣片

4月8日,西宁市湟中区李家山镇上坪村,陈玉秀再次穿行在青绣传承保护基地展厅的绣品之间。5年多的时间里,她在这里一次次接待各界来宾、访客,介绍20多年收集的5万多件绣片。

老绣片的下方,摆放着青绣文创产品。展示的老绣片、新绣品的背后,是陈玉秀的传承创新之路。小时候,她看着奶奶飞针走线,一根根彩线像是被施了魔法一般,顷刻间变成美丽的图案。从兼职绣娘到职业绣娘,陈玉秀迷上了刺绣。她跋山涉水,到青海各地寻找绣片。20多年来,她收集的绣片有5万多件。

作为第十一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得主、青海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河湟刺绣代表性传承人、青海省妇女手工制品协会会长,陈玉秀创办了青海马莲花民间工艺文化传承有限公司,将传统刺绣和现代生活融合,设计了以河湟刺绣为特色的披肩、围巾、抱枕、摆台、卷轴画等产品,让传统技艺走入更多人生活,同时带动更多绣娘创造美好生活。

陈玉秀全身心投入传承、保护民间刺绣,收集整理并绣制了《外婆的绣样》,发起了“发现青绣5万件数字化工程”,对收集的5万多件刺绣作品数字化保护,促进青绣技艺的保护与传承,为河湟刺绣建设了“基因库”。

“青绣是青海各民族群众手工刺绣工艺的统称,是高原儿女世代传承的民间手工艺术瑰宝,是青海省委、省政府精心打造的刺绣文化品牌。”陈玉秀说,今年她的头等大事,就是建成青绣研学基地,让更多人来触摸青绣技艺、感受青绣魅力,让更多人通过青绣了解青海的文化底蕴。

创新

去年青绣

销售额9694万元

4月9日,海东河湟新区,青海高原青绣产业数字化总部负责人、青海省刺绣行业协会会长苏晓莉,又接待了一批来客。2024年,这里接待的游客、各界来宾超过20万人。

青绣全国线上线下销售可视化大数据平台是苏晓莉奋斗的成果之一。从十多年前转让自己好不容易经营起来的鞋店和服装店,筹集二次创业资金,投身青绣产业至今,苏晓莉带动绣娘就业增收,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合作,开发青绣产品,开拓国内外市场。

苏晓莉介绍,青海青绣数字化总部,建立以海东为枢纽、各市州联动、向全国延伸的青海青绣产业供应链体系,实现产业全链条数字化升级。截至目前,已有140家企业(工坊)入驻,集中培训工坊带头人50余人,培训绣娘1500人,孵化10家企业,签订青绣订单产品6万余件,上架产品420款。

“在总部引领带动下,31家省级青绣工坊、60家培育企业3年累计实现销售收入2.23亿元,直接带动5万多名群众就业,间接带动从业人员10余万人。”苏晓莉说。

青海高原青绣产业数字化总部的大屏上,显示着青绣全国线上线下销售大数据:2024年1月至12月,青绣全国线上线下销售额9694万元;2025年1月至2月,青绣全国线上线下销售额807.8万元。

借势

青海绣娘

做出30多万只“雪豹”

“这是湟中堆绣,201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遗项目名录,绣法分为平堆、棱堆和高堆三大类……”4月9日下午,西宁市黄河路旁的西宁市文旅产业服务中心一楼,青海非遗生活馆的讲解员李文颖向来观摩的嘉宾介绍起了湟中堆绣。展馆里摆放着湟中堆绣、丹噶尔皮绣、土族盘绣、河湟刺绣等绣种的作品,其中自然少不了雪豹绣品的身影。

2024年,西宁市打造“雪豹之都”,赋予这座高原古城有趣的灵魂。漫步西宁大街小巷,不时可见各种形态的“雪豹”雕像和图像。“豹街”爆火,吸引全国各地游客大咖。2024年,薛之谦“天外来物”巡回演唱会西宁站,张信哲“未来式终极版”世界巡回演唱会西宁站……一场场音乐盛宴,点燃了歌迷的热情,也引爆了西宁的“演唱会经济”。几乎与此同时,雪豹手环、雪豹玩偶、雪豹挂件等成为了现场观众、众多游客的美好纪念品。然而,很多人不知道的是,这些雪豹文创产品的背后,有无数青海绣娘的贡献。

陈玉秀告诉记者,得益于多年来实施“公司+农户”的培训产销模式,青绣产业在新品设计、生产能力方面有了很大提升,2024年接到雪豹挂件的订单后,6个多月时间里,30多名绣娘参与制作了27万余个雪豹挂件。苏晓莉说,接到雪豹玩偶订单后,青绣产业数字化总部将任务分给各工坊,通过“公司+基地+农户”的模式,制作了4万多个雪豹玩偶及相关文创产品。

发展

青绣产业

还需继续强筋骨

在青绣传承保护基地,青绣绣成了山水画,展现大美青海风光;绣上了披肩,点缀美好生活;绣成了丁香花,与手提袋完美融合。在青海高原青绣产业数字化总部,青绣绣上婚纱,让洁白婚纱成为独一无二;绣成了项链,让人们感受传承的温度;绣上了丝巾,让传承随风飘扬。

雪豹手环、雪豹玩偶、雪豹挂件等产品,是2024年青绣产业重点推出的文创产品,其中有些文创产品带有青绣元素,而有些没有青绣元素。这从一个侧面说明,经过多年发展,青绣产品的设计、制造能力不断提升,青绣产业版图不断扩大。

尽管青绣产业发展有了很大进步,但需要面对的难题还是不容忽视。陈玉秀说,青绣要实现创新发展,就要在传承中创新发展,保留时代记忆,融入现代符号,进入日常生活。在各级部门支持下,青绣产业链不断延伸,青绣产品设计和制作能力有了明显提升,青绣衍生产品越来越多,青海手工艺品生产能力也有了很大提升。与此同时,要清醒地看到,青绣产业的发展还存在民营企业发展缓慢、绣娘队伍不稳定、市场空间收缩等影响产业发展的问题。

对青绣产业发展面临的难题,苏晓莉深有感触。苏晓莉建议,要加强对青绣原创作品的保护,加大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培养选拔力度,相关职能部门要完善政策,制定细化实施方案,强化推进落实。同时,要注重产学研深度融合。

观摩的嘉宾逐渐离开,李文颖在等待下一批访客到来的间隙,开始为第二天的研学做准备了。她身后的青绣等待着被天南海北的游客带回家,在五湖四海遍地开花。

《西海都市报》(2025年04月16日 第A3版:青海·关注)

来源:西海都市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