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千里追耕】秧盘坐上“摩天轮”,一次育出140亩壮苗!
央广网哈尔滨4月13日消息(记者李雪 通讯员李晟)眼下,黑龙江垦区部分地区的水稻已经进入了立针期。在普阳农场的立体育秧车间,两台新引进的立体育秧设备成为当地今年育秧工作的重要力量。

智能立体育秧设备(央广网发 芦静 摄)
这两套循环立体育秧设备,每套长25.4米、宽3.4米、高5.5米,但实力不容小觑,一次性能育秧苗4120盘,相当于一栋长66米、宽14米育秧大棚的摆盘总量,可为140亩水田供苗。

智能立体育秧让秧苗循环享受光照、水分等,仿佛坐上了“摩天轮”(央广网发 芦静 摄)
与传统大棚育秧相比,立体育秧模式更加智能。秧苗生长在数米高的循环运动式育秧苗床上,工作人员只需轻轻触动控制系统,智能化设备就能自动运转起来,秧苗就仿佛置身于缓缓转动的“摩天轮”中,在一圈圈旋转时,悄无声息地完成加湿、降温、喷雾等工序。

智能喷淋系统(央广网发 芦静 摄)

智能光照系统(央广网发 芦静 摄)
普阳农场农业发展部副总经理孙滨介绍,这种育苗方式可以有效隔离外界害虫和病菌,降低病虫害发生的概率,做到缺啥补啥,减少农药的使用量。对比传统育秧方式,更绿色、更高效,苗也更壮。

工作人员检查秧苗生长情况(央广网发 芦静 摄)
此外,在智能系统的监控和调节下,精准的环境控制和科学的管理,能够降低秧田管控难度、加快秧苗的生长速度,可使整个育秧周期缩短5—7天,同时提高秧苗成活率,减少插秧的补苗损耗,筑牢高产基础。
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“央广网”客户端。欢迎提供新闻线索,24小时报料热线400-800-0088;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“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”线上投诉。版权声明: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,未经授权不得转载。转载请联系:cnrbanquan@cnr.cn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