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庆石柱:嫦娥石科技展览馆开馆,讲述“三块石头”的硬“核”故事

时间: 2025-04-15 22:37:00

今年是中国核工业创建70周年。4月15日,在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金铃乡,嫦娥石科技展览馆正式开馆。该馆系统讲述了核地质工作者“三块石头”的故事,从地质工作的视角展现了核工业人的使命担当和事业追求,融入了核工业发展的壮阔史诗。

据了解,“三块石头”即开业石、北山石、嫦娥石。其中,开业石是新中国发现的第一块铀矿石,1954年10月发现于广西花山地区,它见证了我国原子能事业的开启。经过几十年的发展,我国在铀矿地质勘查领域已经取得了一系列理论和技术创新,目前铀矿地质已经建立了天空地深一体化的勘查技术体系,为铀资源提供了战略保障。

北山石,即甘肃北山地区的茫茫戈壁上,一块足足有100平方公里的完整、巨大的花岗岩体,由于这里非常适宜于处置核能应用过程中产生的高水平放射性废物,保障核工业的可持续发展,从而被称为中国核工业的安全之石,不仅承载着我国核产业链最终闭环的光荣使命,也记录了核工业人三十多年扎根戈壁的奋斗故事。

只有芝麻粒的1/300大的嫦娥石,是我国发现的首个月球新矿物,也是人类发现的第六个月球新矿物。2020年12月17日,嫦娥五号从月球带回来了1731克珍贵的样品,这些微小的石块和土壤样本蕴含着无数科学发现和宇宙奥秘,也是中国科学家第一次拥有属于自己的地外天体返回样品,中核集团核地研院成为首批获得月球样品的13家研究机构之一。经过一系列复杂又精细的实验,最终研究团队在月壤中提取出一颗只有4×7×10微米的嫦娥石晶体。2022年8月3日,国际矿物学协会正式批准嫦娥石为新矿物。

此外,在当天的活动上,中国工农红军鄂川边游击总队革命历史展同期开展。该展览深度挖掘鄂川边红军游击总队的战斗史、革命史,以鄂川边红军游击总队发展为主线,分为“神兵队斗争史”和“游击队革命史”两部分,记叙了朱清武的“神兵”队改编成长为鄂川边红军游击总队的传奇革命故事。

上游新闻记者 王梓涵